站内公告:
联系我们CONTACT
2024-03-27点击量:577
这两天,家住蒋堂镇的李光明终于能好好休息一下了。他告诉记者:“前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,因为今年入冬后雨水特别多,稻子收割期间被拉长了中欧体育,就在上周天晴那两天,我还在帮村里的种粮大户收割稻子呢。”
李光明,一位开着收割机“走天下”的“新型”农民,从2008年购买第一台收割机,至今“鸟枪换炮”已经开起了进口收割机。在日前的采访中,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那台进口收割机:不但可以在烂泥地里使用,还能灵活地掉头转弯,十分方便。同时,这台收割机还具备了显示表等诸多电子功能设备,其中的故障报警系统,能使作业过程中减少很多损失。此外,这个机器是谷仓型的,在作业时,可以边割边脱粒,在稻田里跑五六圈,能存900公斤稻子,然后停在一个地方卸粮。
更重要的是,在今年恶劣的天气下,稻田一直处在泥泞状态,脚踩去都会下陷,一般的收割机根本没法干活中欧体育。可李光明的机器是大马力的,虽然损耗大、收割起来慢了一点,但好歹能应付。正因此,在过去的两个多月时间里,他成了四邻八乡种粮户的“香饽饽”。“那几天实在是太忙了,电话都没有时间接,很多农户找我收稻我都婉拒了。一来是没有时间,二来是下雨后的土地都变得很泥泞不堪,这对收割机来说损耗是很大的。”李光明表示。其实,那段时间,他每天都开足马力忙着帮人收割,基本是从早上六七点忙到晚上七八点才有的休息。
不过,今年10月,李光明并不在家。他开着自己的小货车,拉着这台进口收割机,到吉林松原、河北唐山忙了一个月。那边天气很好,基本没下雨,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,不用耽搁时间,天天都是收割的黄金时间。他雇了两个同村的村民,同他前往东北干活。“那边不像我们这边以散户为主,一户两三亩,而是大多四五十亩,土地平整,正好一天可以做完。”李光明说。除此之外,他还开着他的收割机跑过四川、重庆、湖北、河北等地。
回忆起自己的“收割”生涯,李光明依然清晰记得,“2008年,我大着胆子购买了第一台收割机,并开始第一次外出割稻”。当时,在他的心里,四川是天府之国、粮食大省,肯定会有商机。于是,他说走就走,相约了几个同伴千里迢迢地前往四川夏收,在那片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闯荡出了成绩。在外工作的日子里,李光明就以各地为家,早些年,母亲还会跟着一起出门帮忙打下手,今年她没出去,她说自己年纪大了,走南闯北很辛苦,但儿子喜欢,家里人也都支持。不过,在金华她还是会跟着儿子,帮他打打下手;何况这是农忙活,一年就三四个月,收割3000亩左右的稻田,平时他们还可以做点别的。
对于李光明来说,农业机械就是他的兴趣,平时也爱钻研,一般的机器故障和日常保养,他都能自己解决。蒋堂算是金华“粮仓”,种稻的多,生意不错,从很早开始,李光明就跟着父亲开始了收割稻谷的工作。八十年代,李父就从生产队买了一台二手柴油打稻机,这在当时可是稀罕物。“要知道上世纪90年代,很多农村还是用脚踩的机器在打稻谷收割机。可以说,机械化劳作我们家比很多人家都开始得要早。”李光明介绍。
有时候收割完了,当地农户想买他的收割机,他就折价卖掉,自己省得运回来,又可以进新机器。李光明说,他们当地五个人成立了一个收割机互助合作社,刚刚起步。他觉得农业机械化是大势所趋,前景看好,农户也越来越接受,“毕竟高效省力,用过看过就会喜欢”。中欧体育
ink